春节期间,大家(尤其是还在攻读本硕博的同学们)的朋友圈想必都被“翟天临卖博士人设,却不知道何为知网”刷爆了。这条消息之所以劲爆,就是因为对于每一个头悬梁锥刺股写论文的学子来说,知网大名实在是如雷贯耳。就算不用,总不能听都没听说过吧?
翟天临直播问“知网是什么”视频
于是“不知道知网为何物”就几乎成为敲爆“学霸”人设的实锤之一。
但话说回来,究竟啥是知网呢?
啥是知网?
这是一个堪比“啥是佩奇”的年度之问。如果回答只是“我紧急拼凑论文时候使用的网站”那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脑子里闪过这个念头的同学们需要面壁反思,好好学习,重新做人。
中国知网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国家工程,承载了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大量投入和殷殷期待,在搜索论文的时候,我们应该饱含着温情和敬意!
春节期间喜气洋洋的知网界面
我们一般所说的知网,指的是www.cnki.net这个网站。他只是整个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NKI)的一部分。
而更广义的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世界银行在1998年提出的,是以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项目。
简单来说就是构建一个能够囊括一个国家绝大部分知识资源的大平台、大仓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我们可以直观地理解为一个知识的银行或者超市,大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都存到这里面,然后在里面找到自己想要的其他人的研究成果。
如果真的能够建立这样的“大仓库”,就比之前历史学家傅斯年所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要方便得多了。
除了这个最基础的功能之外,目前还有数字出版平台功能,文献数据评价功能,以及广大学子最常用的知识检索功能。其目的是为全社会知识资源高效共享提供最丰富的知识信息资源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播与数字化学习平台。对于这个目的,经常使用其检索功能的同学们一定感触颇深。
知网咋来的?
俗话说毕业论文不是一天写好的(按道理是这样的),知网这样庞大的工程也不是一天能建成的。实际上,如果你目前还没写完毕业论文的话,知网在你面前很可能就是老资格了。
早在1995年,《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就已经正式立项,并在1996年1月30日就拿出了首批成品。这个项目可以看做是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以下简称CNKI)的前身。
当年12月24日,清华大学举行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发式暨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站成立大会”,CNKI的雏形以光盘的形式正式与世人见面。在1999年前的几年中,中国知识资源数字化的载体主流一直都是光盘,这段时间也可以称为CNKI的光盘版时代。
1998年,世界银行提出了概念,次年6月,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中国期刊网”开始上线服务,这就是今天知网的前身。除了这两大机构外,背后还有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发改委等机构的大力支持。
2001年,随着镜像站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以及中国Internet带宽迅速加大,CNKI在CERNET和CHINANET上面建立了两个中心站点,又着手在各大图书情报机构建立镜像站点以减轻中心站点的负担。各主要城市都正式建立了镜像站数据交换服务中心。CNKI加速从光盘走向网络。现在回想起来,通过光盘来承载数据已经是非常有年代感的事情了。笔记本电脑能读取光盘的年代似乎也过去良久,互联网的浪潮汹涌而来。
CAJViewer7.2。想必同学们对这个画面又爱又恨
到2003年的时候,中国期刊网发展为集期刊、报纸、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图书、年鉴、多媒体教育教学素材为一体的知识服务网站。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期刊网变为“中国知网”,我们所熟悉的中国知网正式上线。
而今的中国知网已发展成为庞然大物,不仅有海量的中文文献,而且还包括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这样顶级大学的数据库,以及美国、韩国、法国等国科学技术数据库,成为了一个具有国际性的知识资源平台。另外如“十一五计划”以来的数字出版平台功能以及2010年以后的评价功能也都在逐步完善。不仅仅是在填充“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建设“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意味也越来越明显。
知网里面有什么?
知网这样一个倚靠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的网站,里面的文献可谓是汗牛充栋。我们都能在里面找到些什么呢?
首先是一些重要的期刊文献。这也是知网的老本行了。知网和许多期刊合作,收录的大多是自1994年以后的期刊文章,还有一部分能够追溯到创刊号。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期刊不断加入知网大军。
不断加入中国知网的期刊发表的声明
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硕博论文。许多学校的硕士生博士生在自己的论文答辩时都要提交一份到图书馆,而如果该校与知网合作,那么这些论文也就可以被上传到知网的数据库,在知网上搜到。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人问能否在知网上搜到翟天临论文的基础原因了。而根据北影方面的说法,2018年博士毕业生的论文将由校方在2019年上半年统一上传。
一些知名人士的硕士或博士论文也可以在知网上搜到。比如“吕秀才”喻恩泰:
秀才想毕业也不容易啊。后来他又攻读了博士学位
还有“我想死你们啦”的冯巩:
再想见观众也要先通过论文答辩才行
以及一些重要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上面的一些文章也会被知网收录在其中,并且更新频率极高,很多达到日更,与报纸发行基本同步。
知网读报,要不要体验下?
此外还有许多会议报告、法律法规、政府文件、企业标准等,可谓是浩如烟海。只有想不到,没有收不到。甚至于你在知网中还能搜到广告……
高校学生所设计的节能减排公益广告也能够在知网找到
没有知网就不能写论文?
知网如此重要,离开了知网,我们就没法写论文了么?很多网友在批评翟天临的时候,也会有类似“知网都不知道,论文是怎么写出来的”这类的表达。那么这种说法对不对呢?
可以说既不对也对。
为什么说不对呢?用最简单的话来说,1999年之前人们就不写论文了么?
知网坐拥海量的期刊文献、出版物和数据库,的确方便人们在相关主题上进行检索。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这也只是一个工具,而不是数据的源头。换句话说,在大部分情况下,知网并不创造资源,而只是知识资源的搬运工。
在知网这种大型知识资源平台出现之前,人们也有其他的方式来查询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可以是自己大量的阅读和积累,可以向自己的导师或者同学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某些高质量的学术研究,通过他们所征引的内容按图索骥。
还有一些特殊的专业,比如文史哲经常涉及到原典、简帛等一手材料或者古人研究成果的阅读,需要影印本材料,生物制药等经常需要阅读许多国外的前沿研究成果,这些也是目前知网力有不逮的地方。故而没有知网不仅能够写论文,而且往往论文不能全靠知网。
退而求其次,我们一定要偷懒通过这类数据平台网站检索资料,那么还有万方、维普等平台。后两者内容更偏向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等。三家各有所长。数据的总量上知网可拔头筹,但维普检索中可以使用“与”“或”“非”三种逻辑,知网只有“与”一种逻辑,另外亦专业期刊量上取胜。而万方可能更适合工科或理科的学生查询。
维普(上)与万方(下)
还记得去年大火的那位硬核老师吗?当博士生Firas Jumaah因为ISIS突袭,被困在自己的家乡,无法完成博士论文时,这位硬核教授雇佣了两辆经过全面改造的兰德酷路泽和四名全副武装的雇佣兵,深入敌后,找到自己的学生和他的家人,拽上车就一路狂奔,逃出生天。
所以,不用说没听说过知网,就算是被恐怖分子包围了,这也不是你写不出论文的借口。
劫后余生的Firas Jumaah(左)和硬核催稿的导师Charlotta Turner(右)
那为什么说也对呢?再用最简单的话来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当然现在的孩子可能更多的是反过来。)
对于在校学生来说,知网已经出名到就算你自己从来不用,你的同学也会用。一个博士没听说过它,就好比说自己读历史却不知秦皇汉武,爱足球但没听说过贝克汉姆一样。
还有一个问题是,现在国内很多博士毕业时都要填写中国知网的博士论文授权书。换句话说,你不认识知网,知网也会在你毕业的时候让你认识认识。既不是几十年前就已经毕业的老教授,又不是念的国外大学,总要和知网混个脸熟才是。
翟天临不知道知网,知网可知道他
另一个涉及到学术规范的问题,就是论文前的综述。这一部分是对自己选题的前人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目的在于理清当前学术界在该问题上的进展情况,并说明自己的研究对于推进该问题的研究有何贡献。而这一个部分需要的是大量而认真的阅读。
知网作为一个拥有海量数据的平台,国内学子在爬梳前人研究的时候往往不能视而不见。虽然这里面的文章未必会入了作者的法眼并被写到综述当中,但是看过与不看的态度毕竟还是不一样的。
不知道知网这么严重?
实际上,如果一个大学生表示自己不知道知网,很可能换来的只是旁人惊讶的目光。但如果一个一直标榜自己高学历的学霸不知道知网,就容易引起网友的怀疑了。
而翟天临事件中,不知道知网只是起因,但随着事件的发酵,以及翟天临方面应变方式的不当,让这一个本来可以圆过去的事件变得越来越热。甚至又冒出了抄袭、代笔等更多的质疑。
翟天临论文的查重结果
当然,现在网上讨论的矛头已经不在于“是否知道知网”,而是指向了这件事情背后存在的学术不端情况。人们的担心在于是否学术界资源在向明星倾斜,名校用明星来吸引眼球,明星用名校来标榜自己。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对于那些真正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学者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事件持续发酵数日后,翟天临本人也针对上述行为发表了致歉声明:
做学术并非儿戏,博士(后)头衔,更不是一个轻飘飘的荣誉称号。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就在于儿戏了中国无数学者的默默付出。学术成果不能买来,不能靠交换得来,只有扎实做学问,一步一个脚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落狂沙始到金。
知网在设立之初,就是为了便利中国学者的学术研究,进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可以不知道知网,但是我们不能无视这项学术研究的基础设施工程。正如论文不是一天写成的,每一项进步背后,都饱含着心血。
比如那个查重系统,不知令多少毕业生瑟瑟发抖。正所谓:
道路千万条,独创第一条。
查重被发现,毕业两行泪。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公众号:haoyonghaowan
温馨提示: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用好玩导航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来源于 杨科洵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于2022-04-23 at 12:08 0楼
无名收录网:wmslw.com